包裝的色彩:80%以上的信息來自視覺,如果設計人員對包裝色彩的把握與運用能夠直接反映內在物品的某種特性,這種商品就很可能成為購買者的首選商品。根據商品固有的色彩或商品的屬性,采用形象化的色彩是設計用色的一種重要手段。如蛋糕點心等食品包裝多用黃色,茶、咖啡、威士忌、啤酒等飲料多用茶色,化妝品中的檸檬香波包裝設計成檸檬黃。這些利用商品本身的色彩在包裝用色上的再現,是最能給人以物類同源的聯想,從而對內在物品有了一個基本概念的印象。當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現象,一些設計高手大膽運用色彩對比,達到更佳更奇的效果,但是如果分寸掌握不好,就會適得其反。包裝的圖案:圖案的組合要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組織的方式;二是表達的主題;三是展示的風格。在組織方式上,使用較多的有幾何性構圖、抽象化構圖,以及具象化或實物化構圖。
包裝形式的獨特性不能離開消費對象的一般認識。美與不美是指人的感受而言、帶有人的主觀因素。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不同職業、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和同地區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審美認識審美趣味。小孩的玩具的包裝形式與老年人用品的包裝形式,男性用品的包裝形式與女性用品的包裝形式,都必須會有很大的區別 由于職業、文化等的區別,有人喜歡鮮艷的色調,有的喜歡樸素的色調。同樣是紫色,有人感到華貴,有的人感到神秘?梢姡荒芤笠话惆b形式適應于社會所有的人,設計要針對具體的消費的共性認識來處理。
包裝設計的圖形造型經過個性化的藝術處理,對圖形的主要特征進行高度概括和強化,使其特征更加直觀和突出,給人以超乎尋常的感受,而這也正是作為消費主體兒童的興趣點,這樣的圖形造型大大增強了視覺沖擊力,有些東西兒童分辨不清楚,但經過夸張后,兒童就能清楚的辨認。當然,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圖形造型中,運用夸張的手法把握度是十分重要的,夸張并不是越怪異、越離奇才能帶來趣味性,要在突出和強調圖形特征實質上下功夫,夸張要合乎情理,通過夸張達到形神兼備,從而創造出形式美和趣味性,否則就會給人一種虛假、不真實的感受。
產品包裝要跟著消費觀念走。一是城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由"量”的消費已逐步提高到"質 "的消費。他們的要求不僅僅是產品的功能和品牌,而且是包裝產品的包裝和作為;二是商業業態的變化。過去買年貨、買干果、買禮品,消費者都往南貨店、食品店、商場購買,現今到超市買的比例逐年增加,而超市的食品都以包裝食品為主;三是生產者、經營者的營銷觀念也發生了變化。過去對產品包裝不夠重視,現今他們一切圍著市場轉,因為市場已是生產經營者的出發點和歸宿。懂得茶葉包裝盒是商品質量的組成部分,新穎美觀、迎合消費者心理的包裝,不僅能給商品建構高貴的象征,而且增加產品價值,提高產品附加值。
有效的包裝設計理解消費者,并讓他們自信地確信自己正在作出理性的決定,同時仍然吸引情感,文化和偏好。 從簡單的包裝設計中可以產生很多問題,但品牌知道設計可能意味著成功的產品和擱置的產品之間的差異。包裝設計并不一定要從貨架上喊出最響亮的聲音,但它必須通過傳達產品獨特銷售主張的精髓而脫穎而出。 形狀,顏色,方向和紋理都起作用。 即使是以低調或優雅的包裝設計為榮的品牌,也經常會使這些設計與其他品牌不同。
包裝的圖案設計,有創意的設計能使商品更加形象化、變得生動有趣。但現在市面上很多的包裝上的所使用的圖案陳舊、繁瑣、完全沒有體現出生動有趣的感覺,要知道傳統并不是復古、更不是照搬,民族性不是畫一條龍,畫一只鳳就能代表中國風,好的包裝應當是在設計上賦予包裝新的內容、新的生命、新的形式,應當將一種精神融匯進去,一種神韻體現出來的國韻應是一種風格,一種新的時尚。更能給人一種傳統感,給人一種有文化、有內涵、有超凡脫俗之感。
包裝設計色彩要象征商品的內容,具有很好的明視度,并對文字起到良好的襯托作用。包裝必須使顧客一看便知道商品的內容,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體現品牌的宣傳效果。包裝色彩要符合商品主體消費的偏好。不同階層的消費者有不同的偏好,體現在色彩上就是品位問題。包裝色彩只有得到主題消費群的認同和喜愛,品牌才能有發展。同時又有振奮精神的效果,對于重視印象的化妝品的包裝來說,紅色是最能夠吸引消費者眼球,引起購買欲的色彩,因此在現代的許多化妝品設計中都有使用紅色這一色彩元素的情況。
明確目標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與包裝物之間的聯系,細分消費者的年齡及社會中的角色定位、加強性別區分,強化類型差別。這種細分化消費者的設計對插畫風格的選擇至關重要,在某種程度上對包裝設計而言圖形的純粹性是不存在的。色彩的客觀情感是多數人對于色彩效果的普遍認識。色相決定了冷暖感、明度決定了色彩的輕重感,而彩度對色彩的強弱感有極大的影響。色彩的這三個要素決定了包裝色彩關系處理的基本原則。